西游记唐僧|死者丨86版《西游记》为何三改唐僧?
4月15日,86版《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女儿的爱》词作者杨洁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有媒体评价:“迄今为止,86版西游记是每年寒暑假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剧,也是公认的特效最土的电视剧,但它是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部,是最深刻、最经久不衰的‘神剧’,一直被观众所推崇。”
刘小玲童在微博上发文表示哀悼:“从池重瑞先生那里得知我国第一位女电视导演、受人尊敬的导演杨洁去世的噩耗,我感到万分悲痛。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中国电视剧,杨杰导演不仅是我的导师,更是我的艺术和人生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六小龄童的今天,更不可能有让观众看到我在银幕上饰演的孙悟空,我们永远怀念你……祝杨洁导演一路顺风!”
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的剧情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十九、八十一难才得真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杨洁在拍戏的路上也经历了“八十一难”:深知将名著翻拍成雅俗共赏的电视剧任务艰巨,但她依然勇挑重任,迎难而上。
据悉,杨洁对角色的要求极其严格。 她曾说过:“我要的是美,不管是男孩子,不管是像哪吒还是男孩子,我要美,我要美,而这个美,要符合他的性格。”
本文节选自《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一书,该书是杨洁在85岁高龄时完成的自传。 《唐僧经历》。新浪阅读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发行。
杨洁为剧组代言
《西游记》毕竟是神话。 唐僧在取经的路上,有三个身怀绝技的弟子相助。 即便如此,他也不弱。 我们尽量添加一些原著中没有的内容来形容他的意志和勇气:不顾“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义无反顾,独自踏上征程; 他以“救苦救难”为己任; 他的人情味:家国之爱、师徒之爱、儿女之爱……所谓儿女之爱,主要是在与女儿王的那部分。 君王对视一眼,心头一动。 这就是人性,他及时克服了瞬间的动摇,毅然西行,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为此,我在一些优美的段落中用插曲来加强它们的感染力:如女儿国的《只悔今生无缘》、兴贤的《何必西天谣》、扫塔时的“扫塔”、打坐时的“菩提树下”、打坐时的“青菩提树”……至于与孙悟空的冲突,也无可厚非,有凡人之眼的他难分难解能辨别人妖,心怀慈悲,与眼尖、善识妖怪、除恶除恶的孙悟空产生矛盾,不得不赶走悟空。 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深感后悔; 重重矛盾中,师徒情谊更深……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他,更加敬佩他。 从形象上来说,唐僧应该帅气大方,儒雅,让女妖想要得到他,让男妖想要吃掉他。
唐僧是一个可爱又可敬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并没有吸引他的演技,唐僧的演员换了三个!
第一个是王悦。
我去了戏剧学校和电影学校挑选演员。 电影学院放年假,学生们都不在。 他们拿出表演系毕业班学生的照片让我选。 我看中了其中的王悦。
王悦加入剧组。 我约他去北京的法源寺学习,体验生活。 让他尽量多学习佛教的礼仪知识,等他回来的时候教给大家。
王越版唐僧
王越努力去体验生活。 他剃了光头,终日穿着唐僧的僧服。
可他在法源寺住了十天就跑回来了。 这让当时的副局长朱晓峰很不满。 骂他不吃苦,当了逃兵。
王越委屈的告诉我:“蚊子叮的让人受不了,不仅咬身体,还咬光头!和尚不许打蚊子,还说不能杀。”
王悦给我看了一张他和方丈在寺里的合影。 照片背后是方丈给他的两句佛经:“务实——言行一致,不可骄慢。有恒————有所为,勿轻言弃。” ” 我对王越说:“这两句话很重要:希望你说到做到,不要半途而废!”
不过王悦在试播集中的表现并不理想:一副苦涩的样子,不够大方,很多人建议换人。 但是我觉得大家在这一期还没有找到感觉,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不应该被棍子打死。
随后,王越又出演了《观音》、《吃人参果偷》、《骨魔三打》。 他更加成熟自信,尤其是在《三打骨魔》的结尾,看着悟空远去时眼中的痛苦和无奈,表现得非常好。
不过,在拍摄完《白骨精三打》之后,王越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来演一部电影的男主角,他很想利用业余时间来拍。
我对他说:“既然你更看重电影,那就去吧!我不能把它当成补缺的补丁!”
汪越虽然内心矛盾,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剧组。 他走的时候,眼里含着泪水。 那是 1983 年 6 月 5 日。
我心疼他:“他在偈子里没有达到要求,半途而废了!”
这位“逃兵”的离开有他的社会原因:当时的电视剧刚刚开播,影响力远不及电影。 王越毕业于电影学院,他更向往在大银幕上出演电影。 我只是让他走。
第二位唐僧:徐少华。
我转身寻找下一个唐僧。
看过电影《变》,想起里面的卫慧丽。 她娇柔灵巧,非常适合饰演高小姐。 同时,那个疯少更帅,你可以试试小白龙。 他叫徐少华,山东话剧团演员。 于是,6月16日,他约了正在为唐僧竞选的总政话剧团演员试妆试戏。
副导演阮若琳也参与了演员的选择。 化完妆发现总政的演员演唐僧不够优雅,演小白龙不够英姿。 至于小白龙,徐少华觉得自己演小白龙太瘦了,不过气质很好。
徐少华版唐僧
阮导当时就决定了:“还是让他演唐僧吧!”
于是徐少华就接过了王越的衣钵,加入了剧组。
徐少华曾主演过《五行山》、《孙悟空保护唐僧》、《猪八戒》、《路上三难》、《孙悟空》、《红孩儿》、《 《宝藏莲花洞》、《大战三怪》等。
徐少华饰演的唐僧凭借清秀的外表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提出:去山东艺术学院读书,拿到毕业证! 他希望剧组能与学校协商,让他不用上课或少上课就能拿到文凭。
我纳闷:剧组怎么有这么大的脸,能影响到学校吗?
徐少华却耍了花招:“倪萍不用上课拿毕业证。”
徐少华走之前,我告诉他以下的档期和时间安排:10月30日,我在苏州拍摄《曲靖女儿国》。
眼看着出发日期到了,徐少华却没有来! 打电话给山东省话剧团,才知道他已经和爱人一起上学了! 我又打电话给山东艺术学院,他们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 一气之下找到了学院院长,让他让徐少华马上去剧组。
徐少华来到剧组,心里却很不高兴。 他勉强拍完了《曲靖女儿国》。 这是唐僧的亮点。
《女儿国》拍完后,三徒弟和林之谦千方百计劝他留下。 可他听不进去,头也不回的回了学校。 临行前,我派了一个制作指导陪他去济南联系学校西游记唐僧,希望学校多多关照,让他专心拍戏,并给他发毕业证。 可制作导演从济南打来电话:校领导问徐少华:“学业和拍戏哪个对你更重要?” 徐少华明确表示:“当然是学业最重要!”
我向副导演阮若琳汇报了此事,她直言:“那就换吧!演员多的是,谁穿上那套就是唐僧!”。
他的离开除了个人原因外,还有社会原因:当时社会上刮起了文凭之风:让很多年轻人目瞪口呆。 没有文凭,就没有未来! 于是,许少华朝着毕业证跑了过去! 那是 1985 年 11 月初。
第三名:迟重瑞。
唐僧的选拔与1986年春节档播出的十一集《西游记》的后期制作工作同时进行,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真是“踏破铁鞋无处可寻”!
迟重瑞的唐僧
1986年4月,剧组准备去浙江拍摄《孙悟空巧行医》,却没有唐僧!
真是“无巧不成书”! 那天我剪辑完了,就和昌吉于红一起下楼了。 天快黑了,我从一个上楼的人身边经过。 模糊中,只见男人身材高挑,气质不俗。 我连忙叫他:喂!你,住手!
这声音吓了他一跳,转身道:“你给我打电话?”
我问:“你是哪里人?”
他礼貌地回答:我是广播剧团的!
我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喻红插嘴道:“他叫迟重瑞!是我们剧团的演员!”
楼道里光线昏暗西游记唐僧,看不清。 我把他叫到剪辑室,开灯看清楚。 他相貌英俊,温文儒雅。 我已经认出了他的长相,而且他是剧团的演员,心里也安心多了,但还是道:“好,那你马上去广播剧场的后台,让他们给你试妆。” ”
小池的试妆效果非常好。 除了胖了点,需要减肥之外,没有别的问题。 一块石头从我心里掉了下来。 后来也没跟老阮汇报。 一听是池重瑞,她也是高兴极了:“好!好!他是我们剧团的,不会开小差的!”
这段“路过”的经历,让他成为《西游记》中第三位,也是最刚毅、最虔诚的唐僧。
迟重瑞爱着唐僧,兢兢业业,一心一意走完最后的取经之路,获得了真经。
想想还蛮有意思的:三个徒弟,无论是动不动就分行李的猪八戒,还是闹天宫不被收敛的孙悟空,都在一场大戏中尽到了应有的职责。脚踏实地,自始至终,取得了成功。 而本应是最坚决学习者的唐僧,就是没能坚持到最后。 他们有的更看重电影,有的更看重文凭,都离开了取经之路,半途而废! 唯有这最后一个在楼梯间偶遇的人,将学经任务进行到底,这部电视剧才成功!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其实算起来,《西游记》里一共有六个唐僧! 除了那两个在庙里敲木鱼放生在池塘里的小和尚,还有一个叫江流儿的婴儿,被殷小姐装在木盆里漂流在河里。 他是最小的唐僧。 1984年6月,我们在镇江拍摄这一幕。 我让生产经理找了一个四五个月大的孩子。 他们找到了几个孩子。 我感到不满意。 或者说和唐僧的长相不相符。
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我们拍到殷女士抱着婴儿在河边哭泣的戏时,才发现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被他的妈妈抱了起来。 看到宝宝就爱上了 A:胖乎乎的,很可爱,见人就笑,很可爱。 我们从他妈妈的怀里抱过他,用小被子给他裹好,递给尹小姐,他一点也不怕生,人很好。妈妈一定是被吓坏了,他也没有哭;(当然还有人护水,等我们走远了,盆子就换成了我们买的大娃娃)。当小和尚被拍到蹦蹦跳跳的时候下水把他抱起来递给老方丈,他竟然对老方丈一笑! 我纳闷道:“难道他真的是唐僧的转世? “
这场戏拍摄很顺利,没多久,小“江流儿”却长满了痱子!
我们没钱,只好把洋娃娃送给他作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