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是什么星座,农历二月初一是什么
有网友提问:是二月初一是什么星座,今天小编来回答一下
如果你对答案不满意,不妨看小编为你推送的这篇文章
撰文 | 李夏恩
今天,参观故宫的游客总是被金娃红墙中皇室的奢华生活所吸引。辉煌的宫殿,雕梁画栋的宫殿,数不清的珍宝,都是过去皇帝的。对人类财富和权力的执念都集中在这座宫殿里,它总是散发着一种令人着迷的魅力。正是这种所谓的“皇家风格”散发出极度奢华的味道,而这正是广受欢迎的龚都戏剧试图渲染的。
作为帝王时代的皇家园林,故宫的每一栋建筑都是皇权的产物,每个人都是为皇帝服务的仆人。但这里的生活故事和皇权的轨迹并不一样。皇后们在皇宫里等待皇帝的祝福。长夜漫漫,错过的时刻会耗尽,公鸡啼叫,白昼漫长。每天都在重复前一天的一切。但对于由太监和宫女组成的宫女来说,她们的形象就更加晦涩了。他们是奴隶的奴隶,却是维持这座庞大禁宫运转的必备零件。虽然大多生如柳絮浮萍,散落凋零于帝王宫中,但也有在皇权的幌子下,短暂地从奴隶变成主人,而后迅速堕落的。
现在,它终于从皇帝禁闭的私有财产变成了对人民开放的故宫博物院。当我们的目光穿过高耸的朱墙时,过去与世隔绝的紫禁城的秘密将向我们展示。
这是紫禁城六百年的故事,也是每一个曾经被困在这座禁宫的生命的故事。这也是建造这座宫殿的成千上万人的故事。皇帝的长寿是建立在他们的努力和汗水之上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故宫存在至今的真正意义:它是由人民建造的,由人民维护的,最后从皇帝手中解放出来,成为人民的博物馆。
0 2020年10月31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宫:紫禁城六百年》。
太和殿内部
皇帝坐在龙榻上,透过香炉升起的烟幕,俯视着陛下的大臣们。这些奴颜婢膝的臣子,手捧水板,拜舞磕头,进退如仪。没有一个朝臣敢不经允许抬头看皇帝的眼睛,但他们心里都清楚,生死祸福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但此时此刻,无论是陛下的王公,还是殿中的帝王,心中升起的喜悦足以掩盖盘旋在头顶的恐惧。421年2月2日,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正如皇帝在前一年发布的圣旨中宣布的那样,他将在北京新落成的故宫3354紫禁城举行祝贺仪式。初升的太阳,晨光透过冬天的薄雾,在蓝天中勾勒出大厅的壮丽轮廓。对于站在殿前广场的各国官员和使节来说,仰望这座宏伟的殿堂,既震撼又恐惧。
“这是一座经过19年建设才刚刚竣工的宏伟宫殿。那天晚上,在那个大城市,每个人都用火把、蜡烛和灯来照亮房子和商店,甚至到了一颗钉子掉在地上都能看见的程度。当晚寒气大减,所有人都获准进入新宫。那座宫殿里有10万人。他们来自契丹、中国、Mochin、Kalmak、吐蕃、马哈穆尔、哈拉和卓、女真等名称不详的国家。”
波斯国王沙哈茹的使节也在潮河使节的队列中。这个使团一进故宫,就被眼前的壮丽惊呆了。在潮河典礼上举行的奉先殿是他们震惊的中心:
“从法院门口到外门有一千九百二十五步远。任何人不得进入后宫。周围有数不清的大厅、亭台楼阁和花园。整个地面铺着大块的光滑瓷砖,颜色类似大理石。面积是200或300肘。地板砖的接缝没有出现任何的偏斜和弯曲,让人以为是用笔画出来的。石头上镶嵌着中国的龙凤,晶莹如玉,令人叹为观止。无论石工、木工、装饰画,甚至瓦工的手艺,一切,即波斯,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正是永乐皇帝所期望达到的效果,通过雄伟的宫殿展示中国无所不在的财富和权势,用夸张的华丽和堂皇来炫目耳目,从而达到四大外宾服装的效果。他建造的紫禁城是帝王不可侵犯的中枢。这不仅是皇帝专属的私人空间,也是展示华夏辉煌的舞台。
肇建
《明成祖朱棣像》,藏南原寻甸。参与整理清代南浔厅名臣画像的胡静,对《南薰殿图像考》年的这幅画像是这样描述的:“绢本,长六尺九寸,宽四尺七寸,彩画而成。坐如雕像,四英尺九英寸高,深红色的脸,一只蚱蜢,和两个束在下巴旁边,有良好的翅膀和一个皇冠,一个黄色的长袍,躺在地上”。
在紫禁城里,没有比奉天殿(御殿、太和殿)更适合作为展示皇帝权力意志的空间,这里举行着向他致敬的仪式。笔直的皇家大道穿过天安门广场、端门、午门、奉天门,到达广阔的广场。眼睛突然睁大了,一座宏伟的寺庙矗立在眼前。此外,没有像植被一样的生命。广袤的寂静,让这座寺庙变得庄严肃穆。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建筑,其压抑的气势给人的第一印象已经是铺天盖地。如果说偌大的广场,这么宏伟的大厅,四周只有它上面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王座。没有什么比这种宣示权力更恰当的了,它在显示皇帝远大抱负的同时,又掩饰了篡位者的不安之心。
永乐皇帝的立场不对,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他坐的龙椅不是合法继承的,而是篡夺的。402年7月13日,朱迪率军从金川门进入南京,以“京南清军边”为名,从世人公认的合法君主朱允炆手中篡夺皇位。面对天下篡位者的指责,永乐皇帝认为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篡位者的鲜血。他不怕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杀死自己的忠臣。在这场名为“瓜满朝”的集体谋杀中,数千人被处决,有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被残酷屠杀。女人被用作官妓,屡遭蹂躏。
多年以后,作家鲁迅在翻阅明朝史料时,看到了永乐皇帝于1413年2月11日颁布的这样一条诏书。在这份诏书中,他亲自指示手下用这样一种极富创意的方式虐待这些无辜的女人:“齐泰有一个缺德的姐姐,两个侄子和儿媳,黄子澄有四个女人。日日夜夜都有二十个汉人守着,年轻的都怀了孕。每天晚上,他们都有一个孩子。另一个三岁的女儿秦风:随他去吧,最小的那个会成为摇钱树。他和黄子澄的老婆玩,生了一个小厮,现在已经十岁了。有史家,铁轩家有个童子。冯:都是他。”
“君主与臣民之间的问答竟然是这样的语气,但这恐怕是意料之外的。但实际上,这只是暂时的情况。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受到同种族和其他种族的屠杀、奴役、掠夺、折磨和压迫。他们也遭受了超出人类承受范围的楚毒。每次考试真的让人觉得不是生活在地球上。”
《病后杂谈之余》年,永乐皇帝的暴戾行为让鲁迅大吃一惊。但他看到的只是史料中的沧海一粟。朱迪在南京留下了太多的血债,积累了太多的怨恨。迁都北京,修建故宫,既是为了在燕王时代他谋求权力、篡夺皇位的大本营建立新的权力中心,也是为了用富丽堂皇的宫殿美化他的谋反罪行,作为必要的牺牲,营造一个“千古欢喜”的盛世。1420年12月8日,明成祖永乐皇帝宣布天下紫禁城“今日落成”,他为了建造这座专属于他家的宫殿,声明“天下军民皆乐谋事,天人合一,景色壮丽”。
没有比这更具有黑色幽默效果的讽刺了。这座专供皇权使用的宫殿,前后花费了20万人力。许多工人处于奴役状态。因为想逃跑的人太多了,监工只有边干活边把他们手上的镣铐脱下来。目睹如此惨状的两位官员邹骥和李世民在皇帝的信中指出,建造这座宫殿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灾难:
“理工大学贵,调度粗放,冗员吃官,耗费国家储备。一个在职的丈夫,花费数百万美元,服务到生命的尽头。不允许他在田里辛苦劳作,但还是什么都不要。他为了工资要割桑枣,为了自己要剥桑皮。此外,官员的交叉征税日益增加.自自建以来,工匠子弟打着伟大的幌子强行迁移,发号施令,房子破了。寡妇们,又哭又闹,仓促暴露,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的反应是因为谎言而生气,把口无遮拦的官员关进监狱。但皇帝可以挡住长长的人群,却挡不住所有人的眼睛。尤其是那些眼光敏锐的外国使节。虽然紫禁城的壮丽使盖伊超速眼花缭乱,但他的头脑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理智很快引导他把目光投向宫墙之外。与宫中的极乐盛宴相比,宫外寒冷的冬风中的一切都是另一个极端:
“许多住在那里的中国人和来自遥远城镇的囚犯在宫殿前冻死了。他们的身体穿过十字路口,过往的车厢被碾压践踏。一个人说,这只是在城内守卫的情况下,而从昨天开始,大约有一万人在城外冻死。他们像死狗一样躺在街上。这名惯犯死在地上,戴着像手脚一样的镣铐。”
温暖与寒冷,奢侈与贫穷,高贵与卑微,极乐与极度痛苦,把两者分开。即使只需要一面猩红色的宫墙,但这宫墙,以及它的宏伟壮丽,都是建立在墙外饥寒交迫的人们的苦难之上的。红色的宫墙和金色的琉璃瓦就像是血腥而华丽的权力寓言。这个寓言如此生动,如此有教育意义,它注定会被不止一次地讲述。
轮回
中国画家王为姚的小说所作的插图《李自成》。
24年后,这个寓言再次以这座金瓦红墙的建筑为舞台来展现。1644年4月24日,北京上空硝烟弥漫,黄沙遮天,日月失色。与变幻莫测的天气相比,城外的情况更令人费解。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像包围黄云一样”包围了北京。
作为永乐皇帝的第十三代子孙,紫禁城的主人崇祯皇帝朱由检可能会发现目前的困境,就像朱迪皇帝在艰难的战斗中一样。然而现在,篡位者的儿子变成了被篡位的中国皇帝的角色。甚至他的情况还不如前者。
文健还有一群宁死不屈的忠臣,但他信任的官员却是一群怕死、平庸、无能的人。李自成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条件,割地求和。只要崇祯皇帝愿意瓜分西北土地封李自成为王,不纳朝贡,李自成就愿意遏制朝廷的土匪,把清军挡在关外。一切只由皇帝决定。但是当皇帝把目光转向他信任的助手魏早德时,后者却保持沉默。——他已经制定了一个计划提交给新主人。而那些他信任的、付出最多的守卫首都救灾责任的宦官,也准备开门迎接投降。最具黑色幽默效果的是锦衣卫,皇帝视其为心腹。他们忠于职守,一直在忙着抓捕散布京城即将沦陷谣言的人造人。但正如一位目击者后来调侃的那样:
“城里的厕所都是贼。”
4月25日上午,崇祯皇帝亲自在紫禁城最后一次敲响了钟声,召集所有官员上朝,但空荡荡的法庭无人应答。“我一直善待学者。
北京的城门已经大开,官员和百姓忙着把新写的“顺民”纸条用未干的墨水贴在门上或头上。自称最有先见之明的文士,正忙着写呈给新主子的推戴表。以前挤在宫门里的故宫,现在空无一人。这多少透露出,维系着这座宫城生命力的,不是太和殿中那张居于秩首的龙榻,也不是绣着龙纹十二章的皇帝皇冠,而是那种支配他人、杀戮夺取的权力意志。一旦失去了权力,皇宫只能变成毫无生气的砖瓦。它要么用自己华丽奢华的身躯,吸引拥有力量的新主人住在里面,为它提供新的生命能量,要么沦为被时间侵蚀的废墟,就像明朝以前的宫殿一样。而它本身就是建立在元朝宫殿的废墟上。可以说是无破无立,也可以说是“生不逢时”的轮回之道。
紫禁城的第一位新主人李自成,在关外清军的打击下,只呆了42天就退出了。当李俊撤退时,一直在李自成屠刀下低头的北京人突然变得勇敢起来,抓住掉队的士兵,挥拳以示忠诚。刚刚臣服于李自成的官绅们,再次搅动着行李箱,准备挥毫泼墨,准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主人的到来。
六月五日晨,百姓出城数十里迎接新国君,只见一人骑马直入城门,被一军围住。到了故宫东门东华门,这个人翻身下马,登上皇宫的官员,准备迎接皇帝的高级轿车司机。他对无知的人们喊道:“我是摄政王,王子将跟随。要不要我当主人?”
目瞪口呆的人们只能回答:“这里!”
随着自封的摄政王踏入紫禁城,这座在伊朝硝烟中几近废弃的巨大宫城再次被重新激活。军队铁蹄的巨大威力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能量。然而,当摄政王走进东门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李自成撤退的时候在这里放了一把火,曾经俯瞰万国的皇宫已经变成了一堆焦土。
大火
嘉靖皇帝画像。在他统治期间,紫禁城经常着火。
“在那座宫殿里引起的大火完全吞没了它,所以它看起来好像有成千上万支涂了油的火把在里面。”
作为故宫中最壮观、最规范的建筑,明清时期最大的建筑太和殿似乎特别受火的青睐。421年5月9日,距离永乐皇帝庆祝万国大年初一不到100天,一个霹雳击中了这座宫殿的屋顶。留在北京的波斯使节盖叶苏丁刚刚目睹了这场浩劫。在报告中,他是这样描述的:
着火焚烧的宫殿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大厅,长80肘,宽30肘。大厅由熔化的青金石制成的光滑柱子支撑着,柱子很粗,连三个人都无法折叠。火势凶猛,甚至整座城市都被大火照亮。与此同时,火从那里蔓延到离它二十肘远的一间房殿,烧毁了比它更豪华的朝堂后面的后宫。宫殿周围是用作仓库的房间和房屋,它们也着火了。大约250英寻化为灰烬,许多男男女女葬身火海。”
根据盖耶苏丁的叙述,皇帝很快跑到庙里哭着祷告说:“上帝激怒了我,所以烧了我的宫殿。虽然我没做什么恶,既不不孝父母,也不暴虐!”3354如果祈祷是真的,考虑到皇帝篡位以来的所有行为,那真是莫大的讽刺。官方史书记载,永乐皇帝在火灾后的第二天写了一封信谴责自己。在此罪中,永乐皇帝恭恭敬敬地质问送祸的天庭,说自己“有罪无罪在狱中,却不知真相?”还是先拍马屁,再给建议?还是勒索剥削损害田地?还是赏罚不当的富贵,国家花的太多?或者税收太重,徭役不均,人民
如果你足够天真的回答,你很可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皇帝虽然自己定了罪,但还是恳求官员们说出来,减轻刑罚。但不久之后,那些仗义执言的大臣就因为得罪了龙颜而锒铛入狱。然而,在经历了雷与火之后,在他在位的剩余三年时间里,他再也没有兴趣(也很可能没有能力)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在接下来的21年里,这个巨大的废墟历经了弘熙、宣德、正统三代君王。直到正统皇帝登基,在位第五年才开始重建前朝的三大殿。1557年,正统皇帝的曾孙嘉靖皇帝在位时,三大殿又发生一次火灾,1561年重建完成。仅36年后,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三大殿再次被焚。这项修复工程直到1627年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在位时才完成。十七年后,这座大殿被李自成放火。这一次,直到新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才完成。
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三大殿的破坏与重建,重建与重建,重建与重建,反而赋予了这座宫城一定的生命力。如果将今天的故宫地图与明代的故宫地图进行叠加,会发现两者虽然结构大体相似,但细节上有很多不同。比如,明代有一列紧邻东城墙,包括福禄宫、仁寿宫、许钦宫、宫、慈庆宫、段宫,都是清乾隆年间拆除的。
聚敛
《出警入跸图》年万历皇帝和身后穿着飞鱼服、打着伞盖的太监。
故宫的生命力之源是权力,而权力的特性之一就是放大。它可以把皇帝的一行善念放大成人民的好感,也可以把皇帝的一行恶念放大成百万尸横遍野。所以故宫的每一次灾难都会被权力放大成国家灾难。
明代火灾最多,尤其是嘉靖年间。除了1557年被火烧的三个主要大厅外,宫殿周围被烧毁的地方不下十处。其中,1561年西苑万寿宫大火,让皇帝既惊讶又兴奋。皇帝兴奋的原因是终于可以以火的名义彻底翻修他最喜欢的宫殿了。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是他自己。12月31日,醉酒的嘉靖皇帝和他最宠爱的妃子在卧室的貂皮帐篷里放烟花取乐。这可能是故宫600年大火最可笑的起因。纵火犯和他最爱的桃子死了,但“守卫不如拯救,古今珍宝尽毁”。由于前朝三大殿的重建,加上这场大火引起的万寿宫重建工程,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建设无虚日”。清官刘魁在家备了一口棺材,直截了当地告诉嘉靖皇帝,“首战花费已达上亿,文官衣服都纹好了,工匠们都替班干活了.国用已尽,民力已尽”。这种痛苦的规劝的后果和刘魁的想法一样糟糕。他在午门外遭到法庭殴打后,被送进了监狱。就像140年前劝永乐皇帝建紫禁城的官员一样。
从这一点来说,嘉靖皇帝不愧是永乐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比乃祖更有穿越灶台的能力。他发现了一个今天可以称为“灾难经济学”的神秘理论。灾难的程度越大,借机敛财的理由就越充分,途径就越多,皇帝的收入也就越丰厚。
让万历皇帝兴奋的是,上天似乎特别偏爱让他有赚钱机会的火。596年4月5日,慈禧太后寝宫、坤宁宫、干青宫“一下子”失火;次年7月22日,三大殿再次遭遇火灾。最后,皇帝可以理直气壮地聚敛
当时官员从天人感应的角度指出皇帝做法的矛盾:“因天困民,祸三堂为例,民却为天灾所困?”但是皇帝抛弃了对道德主义的迷信。三大殿的修复工程成了万历敲诈勒索的合理幌子。各种奇葩的敛财方式都一一实践过。
这其中,最让人咬牙切齿和反感的,就是所谓的矿监和税使。这些矿监和税务官由皇帝亲自挑选他们信任的太监,到各地镇集。在苏州,宦官孙龙无所不用其极,激起了进入中学课本的苏州起义。在福建,皇帝倚重的宦官勒索盐商,与倭寇私通,瓜分海贼掠夺财宝。这个太监不像皇帝那么理性,迷信邪恶的偏方,相信吸小儿脑髓救活杨导的邪术。有一段时间,福建各地的家庭都不敢让孩子单独出门。他从福建迁到广东的时候,闽粤两地人民为了把这个祸害推给对方,几乎爆发了一场跨省争斗。
然而,正如史书所揭示的那样,这些以三大殿工程的名义从世界各地征集来的巨额资金,几乎没有一笔用于三大殿的建设。
从紫禁城到博物院
李玉英题写的“故宫博物院”牌匾
相对于明朝皇帝借灾敛财的理性经济学,清朝皇帝可以说是心软多了。以往大规模征召民夫的事件,在清代变得罕见。康熙帝在修建三大殿时,曾特别敕令“蜀国屡遭战乱,百姓极其贫困。我为此感到惋惜,所以再犯困就不合适了。”他颁布法令,停止在四川省的山区开采木材,并在满清龙兴之地的长城以外的东北地区使用木材。但这并不意味着清朝的皇帝对建造大型建筑不感兴趣。
今天,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游客来到新修复并开放的宁寿宫,他们总是惊叹于亭台楼阁的壮丽,这是乾隆皇帝最自豪的杰作之一。虽然他一再声称这个宫殿将是他退位后作为皇帝父亲的住所,但他几乎没有在这里度过一天的退休生活。
不过,他确实特别注重这座宫殿的设计,尤其是里面的彩画。但是,如果你翻翻内务部的档案,你会发现色彩艳丽的彩画也是无底的黄金销售洞穴。1972年11月30日,一份奏折列出了整修宁寿宫背街道路的油画价格,高达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两毛一分三分八。1974年1月1日,油画用银量高达13784.26美分。仅这两项就相当于3000个普通人一年的生活费。
看来皇家建筑也是普通人养家糊口的生计,可以算是前工业时代的以工代赈。但考虑到王室的收入来源就是这些人缴纳的税收,再怎么顺畅的运转,也只是从左口袋装进右口袋而已。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本应支付给工匠的薪水被悄悄地转移到了负责该项目的官员的口袋里。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皇帝的威武之恩并不意味着雨露皆湿。只要皇帝存在,故宫永远是普通人的禁地。
清廷驱逐出紫禁城后,清廷委员会在宫门上建立了印章。一年后,故宫博物院成立,紫禁城重归民间。
然而,正如今天的参观者走进故宫博物院时的感受一样,早在一个世纪前,皇帝就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称呼。随着1911年革命的爆发,君主制在这片土地上彻底终结。它唯一的遗产,像鞭子抽在后脑勺的清朝小朝廷,也在1924年被逐出紫禁城。虽然这次驱逐不仅无礼,而且破坏了民国***与清朝朝廷签订的契约,但对于这座庞大的宫城来说,终于迎来了新的可能。一个不需要皇帝用专制权力输送能量的宫殿,也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走进故宫博物院的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皇宫里数百年来神秘的珍宝,这些珍宝被皇权收藏,归皇帝私人所有,并向世人公开。故宫成了人民的博物馆。
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里寻找昔日的皇权,但它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枯萎。当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工作人员通过储秀宫的窗户进入这里时,他们看到被末代皇帝咬过的苹果仍然躺在布满灰尘的炕上。
已经枯萎了。
被咬了一半的苹果储秀宫溥仪躺在炕上。照片来自陈万里拍摄的相册《民十三之故宫》。
作者|李夏恩
编辑|罗东;王青
校对|刘悦
来源:新京报
关于是二月初一是什么星座更多网友观点如下
现在是双鱼座阴历1996年2月1日,对应的阳历是1996年3月19日。
周二的星座属于
双鱼宫
阳历中双鱼座出生的人
2月19日-3月20日双鱼座的人:有意识,审美,柏拉图式的爱情,幻想,牺牲和奉献,
善良好脾气的缺点:畏缩,回避困难,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意志薄弱,不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