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行顺序
明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当年《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也是火遍了全国,相信有不少朋友都看过,也对明朝这段历史剖有兴趣,其实如果大家仔细的去观察一下明朝历史上十六位皇帝的名字,那么就会发现这些皇帝的名字中还蕴藏着一些五行的奥秘。
何谓五行?“五行”其实就是咱们嘴中常说的金木水火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古代的天文、地理、中医、民俗等各方面无不受五行理论的影响,古代人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后来变成哲学范畴的概念。
那明朝诸位皇帝的名字和五行有什么关系呢?
这事先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从明高祖朱元璋开始,明朝分别经历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思宗朱由检
但是明朝的皇帝即位,并非是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其中还出现了兄终弟及,朱棣夺权等特殊情况,所以准确按照辈分的排列,应该是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由校,朱由检。
我们先来说说朱元璋,朱元璋呢,原名朱重八,后来,他参加起义军后,改名为朱元璋,音同诛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名字,有暗指自己是诛灭元朝的利器之意。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给后代子孙们制定了一套命名法则,他们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是辈分用字,第三个字,就是名字中要有体现五行的字,并且按照辈分体现五行相生之道。
五行相生的关系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简单理解指的是上一种元素可以产生出下一种元素,也就是说,明朝朱家的姓名的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携带着辈分和五行信息。
1、叔夺侄位
朱棣的上下两位皇帝都是火字旁,“木生火”
明惠帝朱允炆(侄)——明成祖朱棣(叔)——明仁宗朱高炽(长子)
2、三对亲兄弟皇帝
明朝同辈当皇帝的总共四对:
朱允炆、朱高炽;朱祁镇、朱祁钰;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朱由检。
后面三对的同辈分的用字相同、五行用字相同,说明他们是亲兄弟接位。
3、一对党兄弟皇帝
第一对兄弟皇帝朱允炆和朱高炽,他们只是五行用字相同,辈分用字不同,他们都是朱元璋的亲孙子,但他们不是亲兄弟。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而朱高炽则是朱元璋儿子明成祖朱棣的儿子。
4、两个半五行周期
明朝第二代皇帝朱棣是木字旁,亡国之君朱由检也是木字旁,他们之间隔了两个五行周期:朱棣—朱佑樘—朱由检,两个五行周期加上朱棣和朱元璋,明朝共传12代皇帝,其中有四对兄弟皇帝,所以明朝总共16位皇帝。
这样看来,名字里藏着的信息除了规矩制定者朱元璋的名字里没有五行外,他的子孙名字里都有,朱元璋的儿子辈就是木属性,名字里都带有木字旁,太子朱标,燕王朱棣,赵王朱杞等等二十六个儿子都是如此。木生火,按照五行相生,朱元璋的孙子辈名字都跟火元素有关,建文帝叫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煦等等,再往下传也都是如此。
将明朝每位皇帝的名字摘除一个偏旁部首,就可以得出,木火土金水的规律,而这,就是明朝十六位皇帝名字中的秘密,明朝十六朝中,这个规律一共延续了两遍,从朱棣的“木”开始,到朱由检的“木”结束,完成了一个从始至终的循环。
掌握了这个规律,再看看明朝皇帝的名单,就能看出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透露出无尽的历史信息。
还有一则趣味小知识,当初我国在引进元素周期表时,为了给元素起名字,也是参考了明朝皇族的家谱,没想到,多年过去,时过境迁,明朝家族历史还对我国化学学科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你学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