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话的意思
按辈分起名好 奇缘佳话大上海
李孔涛
此事发生在1980年春天,那时我在企业是业务员,我和同单位张师傅一块到上海出差,住进了站前旅馆{那个年代宾馆极少,吃饭要粮票,出差补助费每天0.5元}。
那天上午8点,我俩外出,在旅馆门前碰上了一个老乡,张师傅忙上前和他握手。
彼此都说:“你好,你好”。
张师傅接着给我介绍:“这是杨师傅,咱周村鲁东乐器厂的”。
又向杨师傅介绍我:“他叫李孔涛,我俩一个单位的”。张师傅对人很热情很周到。
虽然和杨师傅都是周村人,但彼此都不认识。
“你叫啥?” 杨师傅问我。
我愣了一下,忙回答:“叫李孔涛”。
“ 奥,李孔涛,李孔军” 杨师傅低头自言自语。
他又问:“你认识一个叫李孔军的吗?”
“不认识。”我摇着头如实回答。
“奥,我房间里一个叫李孔军的”。
“他是哪里人?”我颇感兴趣。
杨师傅说道:“他是肥城的。”
我多次听父亲说过,我的叔叔在肥城,有一大家子人。但我没有去过,更没有见过叔伯兄弟们。我赶忙说:“我的叔叔就在肥城,那里有我的叔伯兄弟,我们都是孔字辈的。
我忙给杨师傅说:“请您带我去看看可以吗?”
“行!可以。”
杨师傅就住在我们旅社的附近,步行一会就到了。
“这就是李孔军”。杨师傅对人热情又实在,一进房间就忙着介绍。
杨师傅又指着我:“这是周村的李孔涛”。
我俩一脸茫然,礼貌似地握了握手。房间里弥漫着一种令人尴尬的气氛。我因先知道他是肥城的,率先打破了僵局。
“我叔叔叫李述远,现在肥城矿务局杨庄煤矿工作。”
李孔军闻之眼睛瞪大了,“那是我父亲。”我俩的手握得紧紧地我在一起。
“我叔叔.我婶婶可好”。
“好。我大爷.大娘都挺好。”
你问我答,此起彼伏,房间里弥漫着和谐气氛。
我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俩的心,也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杨师傅、张师傅相视一笑,这个说:亏着按辈分起名;那个言:无巧不成书。他俩人都露出来会心的微笑。
南方的春天来得早,上海更是温暖人心。
为了感谢两位师傅的牵线搭桥,我们一块吃饭畅谈。我弟兄俩为了记住这段奇缘佳话,又合影留念。鲁东乐器厂杨师傅直言快语:你们父母不忘本,有眼光,有远见,按辈分起名才好寻根。否则,别说在大上海见面,就在周村见面也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